第三人称是指要描述说话者或是听话者以外的人物时,所用的代名词。
像英文的代名词he和she就是第三人称单数时的代名词,依其性别而不同(实际性别,不是语法上的性别)。英文的的代名词they是性别中性(英语:epicene)的第三人称代名词,可以在第三人称多人时使用,在一些非正式的场合,也可以用来作为第三人称单数的代名词,即单数they[1]。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语文中没有区分性别的代名词。有些语言有区分性别的代名词,不过是语法传统中的一部份,因为那些语言中,大部份(或是所有)名词已有区分阴性及阳性(语法上的性别),而且其形容词也会随名词的性别而有所变化。有些语言没有语法上的性别,但有区分性别的第三人称,例如英语、南非语、汉语[注 1]、Defaka语(英语:Defaka language)、克木语、马拉雅拉姆语、泰米尔语及Yazgulyam语(英语:Yazgulyam language),而这些语言第三人称的性别会以实际的性别为准[2]。
像英文或是中文有代词性别系统的语言,在使用上可能有些问题,有时要指明一个不确定的第三人称单数,或是不确定性别的第三人称单数,但是第三人称单数的代名词都是有性别的。因此可能会用表示男性第三人称单数的he(或是“他”)来表示其实是性别中性的意涵[3]在十八世纪到二十世纪后半之间,在正式的英文中,此一情形常用he来表示(不过也有人认为此用法已经过时[4]或是有性别歧视主义的问题[5])。自十四世纪起,此情形有时也会使用单数they,不过也有人不赞成[6]。
语法中的惯例[编辑]
有些语言(例如大部份南岛语系、许多东亚语言、克丘亚语及乌拉尔语系[7])在人称代词上不会区分性别,而这些语言也没有语法上的性别。另外一些语言(例如许多尼日尔-刚果语系的语言),有语法上性别(或是名词类别)的分类系统,但其分类和实际性别无关[8]。
而其他语言(包括大部份的印欧语系及亚非语系),第三人称的人称代词(至少是指人的代词)会在本质上区分男性和女性。大部份的情形,这种特征会和完整的语法性别系统共存,也就是会将所有的名词分类为阴性、阳性及中性。不过,有些语言(例如英语)没有语法性别系统,但第三人称代词仍然会区分性别(若以英语为例,第三人称单数的代词会区分性别)。
在一些有语法性别的语言中,为了语法上的一致,甚至有些性别中性的代名词也需要改为阴性或阳性。例如法语语法,第一人称及第二人称的所有格,会依指称对象(英语:referent)的性别而改为阴性或阳性,而像是quelqu'un(某人)及personne(没有人)之类的不定代名词(英语:indefinite pronoun)是阳性,不过personne在当名词时,不论指称对象性别,都是阴性。
有些语言的代名词是有分性别的,若有时需要用到这类的代名词来指称不知道性别的人物,或是指称包括男性及女性在内的多数人,就会出现问题。在英语以及其他一些语言中,会用阳性的代名词来作为无标记(英语:Markedness)的型式。也就是说:在指称对象不明确或是不知性别时,会用阳性代名词代表[9]。这种集合性的阳性也出现在一些古代的语言中,例如古希腊语及圣经希伯来语,现在也有一些语言受到影响。例如:
英文:If anybody comes, give him a gift.(若有人来了,给他一份礼物)。此处针对不确定对象的anybody,用阳性的him作为代名词。
法文:Vos amis sont arrivés — ils étaient en avance. (你的朋友们都到了,他们早到了。)此处用阳性复数的代名词ils,而不是阴性复数的代名词elles,除非已确定所有朋友都是女性才会用elles(不过名词也要改为阴性复数的amies,过去分词也要改为arrivées)。
早在1795年起,因为上述情形会“被迫使用阳性”,已有人提出要有性别中性的代名词,至少在1850年时就有人试图发明这类的代名词,而在英文中,将单数they作为性别中性单数代名词的作法,早在十四世纪就有人提出[10]。
英语[编辑]
标准用法[编辑]
英语的第三人称单数会区分性别。阳性的代名词是he,衍生的词语有him、his及himself,阴性的代名词是she,衍生的词语有her、hers及herself,中性的代名词是it,衍生的词语有its和itself。第三人称复数代名词是they,衍生的词语有them、their、themselves等,这个代名词不分性别,也曾用来指单数的第三人称(例如Where a recipient of an allowance under section 4 absents themself from Canada, payment of the allowance shall ...[11])
一般来说,he指男人,she指女人,一般不太会用it来指称人,不过若是婴儿,又没有其他提示性别的词语(例如儿子、女儿),而其性别不是讨论重点时,有时会用it指称婴儿。It多半会用来指动物,不过若说话者希望指出动物的性别,或是表达对动物的同情时(例如宠物、家中饲养动物等),会使用he或she。若动物已有名字,就会用he或she的代名词,(例如 Fido adores his blanket)[12]。
其他英文的代名词(第一人称及第二人称的I、we、you,第三人称复数的they,不定代名词(英语:indefinite pronouns) one、someone、anyone等)都不分性别,是性别中性的代名词,顶多会因为所指的是人还是物而用不同的词语,(例如someone和something,who和what……)。
She有时会用来指称船或是国家,不过这是比较老派的说法,用的人越来越少。机器人及语音助理(英语:voice assistant)多半会假设性别,而且会有和性别相符的名字。
标准用法的第三人称代名词列表[编辑]
主格
间接格
所有限定词(英语:Possessive determiner)
所有代名词(英语:Possessive pronoun)
反身(英语:Reflexive pronoun)
he
he is laughing
I called him
his eyes gleam
that is his
he likes himself
she
she is laughing
I called her
her eyes gleam
that is hers
she likes herself
it
it is laughing
I called it
its eyes gleam
that is its
it likes itself
one
one is laughing
I called one
one's eyes gleam
that is one's
one likes oneself
they
they are laughing
I called them
their eyes gleam
that is theirs
they like themselves
they like themself
德语[编辑]
德语有区别语法上的性别,是对于名词不同的分类。德语会将名词分为阴性、阳性及中性,此一分类和名词本身的性别不一定有关。例如狗Hund是阳性,猫Katze是阴性,小孩Kind是中性。而无生命的物质也会有其语法性别。
以下是德语第三人称代词,在不同格及语法性别下的变化:
单数
复数
性别
阳性
阴性
中性
阳性
阴性
中性
主格(Nominative)
er
sie
es
sie
宾格(Accusative)
ihn
sie
es
sie
与格(Dative)
ihm
ihr
ihm
ihnen
属格(Genitive)
seiner(sein)
ihrer
seiner(sein)
ihrer
汉语[编辑]
参见:汉语人称代词 § 第三人称
中文书面语一开始是不分性别的,后来开始区分性别,但在口语上没有影响。
在口语的现代标准汉语中,第三人称的代名词读音都是一样的,拼音tā可以表示男性的“他”、女性的“她”、动物的“它”或是无生命的“它”。不过若没有其他的资料说明其性别,听到这句话的人会假设所指的是男性[13]。在1917年时,由刘半农创立了汉语的“她”这个字,是用“女”和“他”组合而成的。原来的“他”可以指男性或是女性,后来一般指男性(也可用于性别不明的人士)。“他”字的部首是不分性别的人部[14]。
五四运动对中华文化的现代化有许多影响,其中之一就是开始使用有区分性别的代名词,类似西方语言的作法,有区分性别的第三人称代名词[13]。此外,也有指称非生物的“它”、指称动物的“它”、指称神明的“祂”。刘半农及其他的作家希望为表示女性的“她”有不同的读音,包括吴语中的yi,文白异读中的tuo,不过后来仍然没有效果。所有的第三人称单数代名词都有相同的读音。第三人称单数代名词同音不同字的情形,不止出现在汉语,也出现在许多汉语方言[14]。也因此有些华人在欧洲语言会话时,会混用有区分性别的代名词[15]。在网路上近来有个趋势,用拉丁字母的TA,也是第三人称单数代名词的汉语拼音,表示性别中性的第三人称[16][17]。
广州话的第三人称单数是“佢”(keui5),可以指任意性别,若特别指女性,有些人会改用读音相同的“姖”,不过标准粤语白话文不接受此一作法,认为在文法或是语意上没有必要。而且“佢”在标准汉语中是没有意义的,但标准汉语中有“姖”这个字,原来的读音和意思都和此用法无关[18]。
韩语[编辑]
韩语没有特定表示性别的第三人称代名词。原来的第三人称代名词是借用指示代词그,现代韩语翻译或是创作中,可能会提及女性的第三人称,因此用그和表示女性的녀,创建了表示第三人称女性的그녀。原来的그可以表示第三人称男性,有时也用来表达中性的性别。
日语[编辑]
传统日语上,不会用人称代词作为指称对象。日语属于主语脱落语言(英语:Pro-drop language),多半会完全省略代名词,若要指称其他人,会用其姓氏,后面再加上さん来称呼,不分男性女性。
例如“她(斋藤小姐)来了”,用日文表示会是“斎藤さんが来ました”(Saitō-san ga kimashita)。
在现代日语中,会用彼(kare)表示第三人称的男性,会用彼女(kanojo)表示第三人称的女性。彼女是后来才产生的词,对应英文的she。在明治时代之后才开始用彼和彼女来表示第三人称的男性和女性。不过日文中常会省略代名词,因此彼和彼女以代名词出现的情形不多。而彼女除了表示第三人称女性之外,另外一个意思是女朋友[19]。
马来语及印尼语[编辑]
在马来语及印尼语中,没有区分性别的代名词。一般用以表明“他/她/他们”的词汇为ia,此词有一个受词及较为强调的形式dia。Bəliau则用以表明尊敬之意。就如表明“你”之意时一般,以人名和亲属称谓表明以第三人称指称的他者,是很常见的用法。在口语上,dia orang常被用以表明“他们”之意;而在写作时,məreka(意即“一些人”)、mereka itu和orang itu(意即“那些人”)常被用以表明“他们”之意。
而且有关亲属的代名词(表兄弟姊妹、兄弟、姊妹、侄子、侄女)也不区分性别。因此,说话者若要具体说明性别,可以再增加类似男性或女性的词语(例如lembu betina表示母牛、kakak lelaki表示哥哥)
阿拉伯语[编辑]
阿拉伯语有区分阴性及阳性。
第三人称单数(以及第二人称单数)的代词也会区分性别。
动词现在式以及形容词也会依阳性及阴性有不同的变化。
阿拉伯语中:
"Hi[a]" هي 是第三人称单数阴性的代名词
"Hu[a]" هو 是第三人称单数阳性的代名词
希伯来语[编辑]
希伯来语的第二人称及第三人称代词会区分阳性及阴性。阳性是集合性及包容性的,不过复性人称的阳性常会视为是性别中性的。希伯来语是主语脱落语言(英语:pronoun dropping language)。动词会依主词的人称、性别及单复数有不同的词形变化。虽然第一人称代词不分性别,但动词、形容词……仍会依照其实际性别而有不同变化。
第一人称单数
第一人称复数
不区分阳性及阴性
אֲנִי (aní)
אֲנַחְנוּ (anákhnu)
第二人称单数
第二人称复数
第三人称单数
第三人称复数
阳性
אַתָּה (atá)
אַתֶּם (atém)
הוּא (hu)
הֵם (hem)
阴性
אַתְּ (at)
אַתֶּן (atén)
הִיא (hi)
הֵן (hen)
相关条目[编辑]
汉语人称代词
第三人称自称
注释[编辑]
^ 汉语仅在书面上区分性别
参考资料[编辑]
^ "Johnson". English has a traditional solution to gender-neutral pronouns. The Economist. 2017-04-01 [2017-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8).
^ Audring, Jenny. Gender assignment and gender agreement: Evidence from pronominal gender languages. Morphology. 2008-10-01, 18 (2): 93–116. ISSN 1871-5621. doi:10.1007/s11525-009-9124-y (英语).
^ Huddleston, Rodney; Pullum, Geoffrey. The Cambridg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492. ISBN 0-521-43146-8. Purportedly sex-neutral he
^ Fowler, H. W. Butterfield, Jeremy , 编. Fowler's Dictionary of Modern English Usag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5: 367, 372. ISBN 978-0-19-966135-0.
^ Garner, Bryan A. Garner's Modern English Usag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460. ISBN 978-0-19-049148-2.
^ Garner, Bryan A. Garner's Modern English Usag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195. ISBN 978-0-19-049148-2. ... resort to it cautiously because some people may doubt your literacy
^ Siewierska, Anna; Gender Distinctions in Independent Personal Pronouns; in Haspelmath, Martin; Dryer, Matthew S.; Gil, David; Comrie, Bernard (eds.) The World Atlas of Language Structures, pp. 182–185.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0-19-925591-1
^ Corbett, Greville G. Sex-based and Non-sex-based Gender Systems. Dryer, Matthew S.; Haspelmath, Martin (编). The World Atlas of Language Structures Online. Munich: Max Planck Digital Library. 2011 [2013-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1).
^ Garner, Bryan A. Garner's Modern English Usag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821. ISBN 978-0-19-049148-2.
^ Williams, John. History — Modern Neologism. Gender-Neutral Pronoun FAQ. 1990s [2007-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December 5, 2006).
^ Canadian government. Canadian War Veterans Allowance Act (1985) as amended 12 December 2013 (pdf). Government of Canada. 12 December 2013 [19 April 2014]. R.S.C., 1985, c. W-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4-30).
^ Huddleston, Rodney; Pullum, Geoffrey. The Cambridg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488–489. ISBN 0-521-43146-8.
^ 13.0 13.1 Ettner, Charles. In Chinese, men and women are equal - or - women and men are equal?. Hellinger, Maris; Bussmann, Hadumod (编). Gender Across Languages: The Linguistic Representation of Women and Men 1.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1: 36.
^ 14.0 14.1 Liu, Lydia. Translingual Practice: Literature, National Culture, and Translated Modernity--China, 1900-1937.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36–38.
^ Robinson, Douglas. Critical Translation Studies. Taylor & Francis. 2017-02-17: 36. ISBN 9781315387857.
^ 梅维恒 (2013), "He / she / it / none of the abov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anguage Log, April 19, 2013.
^ Mair, Victoria. A Gender-Neutral Pronoun (Re)emerges in China. late. 2013-12-26 [2020-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30). [...]others— all pronounced tā—are now being replaced by the actual letters “ta”!
^ Chinese Character Database: Phonologically Disambiguated According to the Cantonese Dialect.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06 [2007-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21). ,“佢”字(Humanum.arts.cuhk.edu.hk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有标明在广州话中是第三人称单数,但“姖”字(Humanum.arts.cuhk.edu.hk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则不然,只列出拼音geoi6,并且标示是用在地名
^ Japanese: Revised Edi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wasaki, Shoichi. Japanese: Shoichi Iwasaki. Philadelphia, PA: J. Benjamins, 2002. Print.
查论编词类与词性名词
修饰名词(英语:Adjectival noun)
代名词
有生性
抽象与具体
固有名词(英语:Proper noun)
可数名词
不可数名词
集合名词
转形名词(英语:Initial-stress-derived noun)
子母词(英语:Relational noun)
强名词(英语:Strong noun)
弱名词(英语:Weak noun)
动名词
衍生名词(英语:Deverbal noun)
动词形式
限定动词
非限定动词(不定词、分词、动名词、动副词、动形词(英语:Gerundive)、动名词 (拉丁语)(英语:Supine))
类型
宾格动词(英语:Accusative verb)
可及物可不及物动词(英语:Ambitransitive verb)
Andative and venitive(英语:Andative and venitive)
反使役动词(英语:Anticausative verb)
自使役动词(英语:Autocausative verb)
助动词
Captative verb(英语:Captative verb)
链接动词(英语:Catenative verb)
复合动词(英语:Compound verb)
系词
不完全变化动词
名转动词(英语:Denominal verb)
异相动词(英语:Deponent verb)
双及物动词
动态动词(英语:Dynamic verb)
例外格标记(英语:Exceptional case-marking)
作格动词
反复动词(英语:Frequentative)
无人称动词
始动性动词(英语:Inchoative)
不及物动词
不规则动词(英语:Irregular verb)
语义动词(英语:Lexical verb)
功能动词
情态动词
及物动词
否定性动词(英语:Negative verb)
施为动词(英语:Performative verb)
短语动词(英语:Phrasal verb)
谓语动词(英语:Predicative verb)
Germanic verb#Preterite-presents(英语:Germanic verb#Preterite-presents)
关系代名词
规则动词(英语:Regular verb)
可分动词(英语:Separable verb)
静态动词
Stretched verb(英语:Stretched verb)
日耳曼语强变化动词
非宾格动词(英语:Unaccusative verb)
非作格动词(英语:Unergative verb)
日耳曼弱变化动词(英语:Germanic weak verb)
形容词
附带形容词
指示代词
所有限定词(英语:Possessive)
后置形容词(英语:Postpositive adjective)
副词
副词属格(英语:Adverbial genitive)
连接副词(英语:Conjunctive adverb)
无词尾变化副词
处所副词(英语:Locative adverb)
疑问副词
介词副词(英语:Prepositional adverb)
代词副词(英语:Pronominal adverb)
关系副词(英语:Relative adverb)
代词
指示代词
分离代词(英语:Disjunctive pronoun)
个体代词(英语:Distributive pronoun)
Donkey pronoun(英语:Donkey pronoun)
虚设代词(英语:Dummy pronoun)
尊称
性别特定和性别中性代词(英语:Gender-specific and gender-neutral pronouns)
包含式
不定代词(英语:Indefinite pronoun)
强势代词(英语:Intensive pronoun)
疑问代词
宾语代词(英语:Object pronoun)
人称代词
所有限定词
介词代词(英语:Prepositional pronoun)
相互代词(英语:Reciprocal pronoun)
反身代词(英语:Reflexive pronoun)
接应代词(英语:Resumptive pronoun)
主语代名词(英语:Subject pronoun)
介词
屈折介词(英语:Inflected preposition)
Casally modulated preposition(英语:Casally modulated preposition)
介词悬空
限定词
冠词
指示词
疑问代词
所有限定词
量词/分类词
量词
助词
语篇助词(英语:Discourse particle)
疑问代词
语气词(英语:Modal particle)
Noun particle(英语:Noun particle)
所有限定词
其他
动介词
虚词
感叹词
拟声词
量词
前动词(英语:Preverb)
替代形式(英语:Pro-form)
Pro-sentence(英语:Pro-sentence)
代动词(英语:Pro-verb)
Procedure word(英语:Procedure word)
语言学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