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计划规划 > 专项规划

《壤塘县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1-2015年)》

发布时间:2013-11-07 10:29    来源:壤塘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办公室   字体:  

  壤塘县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1-2015年)

  以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已成为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为积极做好慢性病综合防控,遏制我县慢性病快速上升的势头,保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国慢性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四川省“十二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四川省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1-2015年)》,结合我县慢性病流行和防治情况,特制定《壤塘县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1-2015年)》。

  一、背景

  慢性病发生和流行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现有确诊患者2.6亿人,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慢性病病程长、流行广、费用贵、致残致死率高,其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我国总死亡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是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四川省慢性病据估算,现有1100万高血压患者、560万糖尿病患者、1300万成人血脂异常,每年新发肿瘤15万、死亡10万;壤塘县慢性病发病也呈上升趋势,若不及时有效控制,将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国内外经验表明,慢性病是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的疾病。多年来,壤塘县慢性病防治工作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并初步形成了慢性病防治策略措施和网络体系。但是,壤塘县慢性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全社会对慢性病严重危害普遍认识不足,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尚未建立,慢性病防治网络尚不健全,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十二五”时期是加强慢性病防治的关键时期,要把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作为改善民生、推进医改的重要内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尽快遏制慢性病高发态势。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

  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为指导,逐步建立各级政府主导、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跨部门慢性病防治协调机制,健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分工合作的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体系,动员社会力量和群众广泛参与,营造有利于慢性病防治的社会环境。

  (二)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效果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程度,制定适合不同区域的具体防治目标和控制策略,关注弱势群体和流动人口,提高慢性病防治的可及性、公平性和防治效果。

  (三)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心下沉

  以城乡全体居民为服务对象,以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为干预重点,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患者管理为主要手段,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防治作用,促进预防、干预、治疗的有机结合。

  三、目标

  (一)总体目标

  进一步提高慢性病综合防治能力,努力构建社会支持环境,降低人群慢性病危险因素水平,减少过早死亡和致残,控制由慢性病造成的社会经济负担水平。

  (二)具体目标

  ——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慢性病防控工作机制,进一步构建覆盖壤塘县的慢性病防控工作体系,建立覆盖全县的慢性病防控服务网络和专业化慢性病防控队伍。

  ——积极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探索和推广应用符合实际的预防控制措施、工作方法和防治模式。

  ——规范慢性病综合监测、干预和评估工作,完善慢性病信息管理系统。

  ——灵活多样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降低人群慢性病危险因素水平,社区居民慢性病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明显提高,基本形成良好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环境。

  (三)主要指标。

  到2015年,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慢性病防控核心信息人群知晓率达50%以上,35岁以上成人血压和血糖知晓率分别达到70%和50%。

  ——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积极创建国家和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全县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下降到9克以下;成年人吸烟率降低到25%以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2%以上;成人肥胖率控制在12%以内,儿童青少年不超过8%。

  ——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50%,管理人群血压、血糖控制率达到60%;脑卒中发病率上升幅度控制在5%以内,死亡率下降5%;

  ——40%的癌症高发地区开展重点癌症早诊早治工作。

  ——40岁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控制在8%以内。

  ——适龄儿童窝沟封闭覆盖率达到20%以上,12岁儿童患龋率控制在25%以内。

  ——全人群死因监测覆盖全省90%的县(市、区),积极开展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营养状况监测。

  ——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至少确定1名专职人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至少确定1名专(兼)职人员负责慢性病防控工作;慢性病防控专业人员占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的比例达5%以上。

  四、策略与措施

  (一)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充分利用各种大众传媒,广泛宣传慢性病防治知识,寓慢性病预防于日常生活之中,促使人们自觉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县卫生行政部门配合文体广新等部门,组织主要媒体设立健康专栏,科学传递慢性病防治知识;县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工商联、老龄委和各类社会学术团体发挥各自优势,按照规范信息,有组织地开展公益宣传和社会动员活动。

  科学指导合理膳食,积极开发推广低盐、低脂、低糖、低热量的健康食品。农业及相关部门调整和改善食物生产结构,引导生产安全、营养、方便、多样的农产品;经济商务和信息化部门引导并支持食品加工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推动实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促进健康食品开发和生产,倡导和鼓励大中型食品流通企业开设健康食品专柜(专区),食品加工企业开设健康食品专卖连锁店,引导消费者选择健康食品;食品企业、集体供餐和餐饮单位组织业务骨干人员学习掌握合理营养膳食知识并知晓不良饮食危害,逐步推行营养成份标识,提供健康食品和餐饮。

  积极营造运动健身环境。文体广新部门加强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科学指导,逐步提高各类公共体育设施的开放程度和利用率;教育部门保证中小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环境保护部门加强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强化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工间操制度。在社区积极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模式。

  切实加强烟草控制工作。继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党政机关、医疗卫生机构、教育机构等要带头控烟。鼓励医疗机构设立规范的戒烟门诊,提供临床戒烟服务,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戒烟服务能力和水平。认真落实《四川省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251号),狠抓公共场所控烟工作。宣传过量饮酒危害,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二)及时发现管理高风险人群

  根据国家规定,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和覆盖人群,加强对血压、血糖、血脂偏高和吸烟、酗酒、肥胖、超重等慢性病高风险人群的检出和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全面履行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等综合服务职能,建立规范化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及时了解社区慢性病流行状况和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免费提供常见慢性病健康咨询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首诊测血压制度。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开展血糖测定,3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开展简易肺功能测定, 20%的乡(镇)卫生院开展口腔预防保健服务。政府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积极推行健康体检制度,将慢性病核心指标和口腔检查作为必查项目,建立动态管理档案,加强指导管理。有条件的机关、单位建立健康指标自助检测点,提供体格测量简易设备。零售药店在慢性病防控宣传教育中要发挥积极作用。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单位医务室对健康体检与筛查中发现的高风险人群,进行定期监测与随访,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有效降低发病风险。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机构开发推广高风险人群发现、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的适宜技术,并进行督导和评价。

  开发、推广癌症高发地区重点癌症筛查适宜技术,开展早期筛查和治疗,结合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加强对癌症高风险人群乙型肝炎、人乳头瘤病毒等疫苗的预防接种。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脑卒中高风险人群发现和干预工作。

  (三)提升慢性病诊治康复的效果

  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等专病防治机构要推广慢性病防治适宜技术,及时对本机构各级专科诊治从业人员进行规范培训,逐步实现慢性病的规范化诊治和康复。各级各类医院要严格遵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诊疗技术规范和指南,完善专科医师的专业化培训制度,注重康复治疗的早期介入。在提供规范化诊断、治疗和康复的同时,要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咨询指导和科普宣传。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病患者管理服务和口腔保健服务,对癌症患者开展随访和康复指导等工作,积极推广儿童窝沟封闭等口腔疾病预防适宜技术。随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投入的增加,不断拓展服务范围,深化服务内涵,积极推广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模式,努力提高患者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积极探索全科医生家庭服务模式。

  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中,坚持中西医并重,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和“治未病”的特点。卫生部门要进一步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适当增加基本药物目录中慢性病用药品种,建立基本药物短缺监测信息处理协同机制,完善基本药物储备制度,确保为慢性病患者提供适宜的治疗药物。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慢性病防治药品的监督检查,确保药品安全。

  (四)健全慢性病综合防治网络

  整合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打造上下联动、优势互补的责任共同体,促进慢性病防治结合。县卫生行政部门要创新工作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公立医院设置专门科室和人员,履行慢性病防治工作职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强化慢性病防控职能,配备专兼职人员,并提高服务能力。

  充分利用县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指导中心平台,建立疾病预防控制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医院、专病防治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慢性病防治中的分工负责和分级管理机制。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专病防治机构协助县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慢性病及相关疾病防控规划和方案的制定实施,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管理;医院开展慢性病相关信息登记报告,提供慢性病危重急症病人的诊疗、康复服务,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慢性病诊疗、康复服务提供技术指导,建立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相关慢性病防控措施的执行与落实。

  健康教育机构负责研究慢性病健康教育策略方法,传播慢性病防治核心信息,并指导其他机构开展慢性病健康教育活动。妇幼保健机构负责提供与妇女儿童有关的慢性病预防咨询指导。

  (五)提高慢性病综合防控能力

  积极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注重开展社区调查诊断,明确本地区主要健康问题和危险因素,应用适宜技术,发展适合壤塘县的慢性病防控策略、措施和长效管理模式。要定期总结推广示范区创建经验,带动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

  充分发挥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作用,丰富和深化卫生创建活动的健康内涵。以卫生创建、健康创建为平台,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的组织协调,将慢性病防控作为卫生城镇考核标准和区域性健康促进行动的重要内容。通过政策引导,改善环境质量,增加绿地面积和健身场所,建设健康环境;促进合理膳食、适量活动、控烟限酒,培育健康人群。

  (六)完善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

  统筹利用现有资源,提高慢性病监测与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立慢性病发病、患病、死亡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库,健全信息管理、资源共享和信息发布等管理制度。逐步建成慢性病综合监测点,规范人口出生与死亡信息管理,组织开展辖区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恶性肿瘤发病及死因登记报告。建立慢性病与健康影响因素调查制度,定期组织开展慢性病及危险因素、居民营养与健康等专项调查。结合居民健康档案和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强慢性病信息收集、分析和利用,掌握慢性病流行规律及特点。

  (七)加强科研和国际交流合作

  加强慢性病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转化医学研究。科技部门在相关科技计划中加大对慢性病防治研究的支持,提高慢性病防治的科技支撑能力。加强慢性病防治研究和转化基地建设,重点加强慢性病防治技术与策略、诊疗器械、新型疫苗和创新药物的研究,开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具,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慢性病预防、早诊早治早康和规范治疗等适宜技术。

  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慢性病防治全球行动,与国际组织、学术研究机构和院校在人员培训、技术合作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广泛协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乡(镇)、各部门要将促进全民健康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新战略,融入各项公共政策,加强对慢性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各乡(镇)、各部门要将慢性病防治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目标责任制,实行绩效管理。各乡(镇)、各部门要围绕规划目标和重点工作,结合实际,制订防治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认真研究推进规划目标实现的政策和措施,切实解决防治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落实政策保障、人员配备、资金投入、监督奖励等措施,强化社会动员,努力形成政府社会防治工作合力。

  (二)履行部门职责

  加强部门间协调沟通,建立慢性病防治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有效监督的工作机制,协调解决慢性病防治工作重大问题,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卫生部门制订慢性病防治方案,将慢性病防控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核心内容,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的衔接,实现防治有效结合。做好慢性病综合防控重大专项的组织协调、技术指导、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预防治疗和监测评估。评价防治效果,推广适宜技术,指导社会和有关部门开展慢性病预防工作。

  发展改革部门将慢性病防治相关内容纳入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慢性病防治能力建设,保障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基本条件。

  教育部门将营养、慢性病和口腔卫生知识纳入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学内容,监督、管理和保证中小学生校园锻炼的时间和质量。

  民政部门进一步完善贫困慢性病患者及家庭的医疗救助政策,逐步加大救助力度,对符合当地医疗救助条件的,积极纳入医疗救助范围。

  财政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疾病谱的转变和疾病负担的变化,安排必要的慢性病防控经费。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积极完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做好基本医疗保险与公共卫生服务在支付上的衔接,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减轻参保人医疗费用负担。

  文体广新部门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积极推行《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指导并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

  科技、经济商务和信息化、环境保护、农业、广电、新闻、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密切配合、履职尽责。

  (三)增加公共投入

  县政府建立慢性病防治工作的社会多渠道筹资机制。发挥公共财政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的基础作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慢性病流行程度,不断增加公共财政投入,逐步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标准,加大对贫困地区慢性病防控工作支持力度,完善投入方式,评估投入效果,提高资金效益。鼓励社会各界投入,引导国际组织、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积极参与,为防控慢性病提供公益性支持。

  (四)加快人才培养

  实施《四川省“十二五”卫生人才发展规划》(川卫办发〔2011〕548号),落实省卫生厅等6部门《关于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川卫办发〔2010〕621号),建设一支适应慢性病防治工作需要的医学专业与社会工作相结合的人才队伍。加强基层慢性病和口腔疾病防治实用型人才培养,提高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服务能力,切实加强政策保障,使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引得进、用得上、留得住;加强慢性病防治复合型人才培养,特别注重培养既掌握临床医学技能又熟悉公共卫生知识的人才,在全科医生、住院医师和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强化慢性病防治内容,提高防治技能;加强对康复治疗人员的培养力度,提高慢性病患者的康复医疗服务水平,降低慢性病致残率和残疾程度;加强学术带头人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全面提高慢性病科学防治水平。鼓励和支持社会工作人才参与慢性病防治工作。

  (五)强化监督考评

  建立规划实施情况监测通报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不断完善政策。实行规划实施进度和效果考核评价制度,县委、县政府将组织有关部门针对规划落实情况,组织开展考核评价,科学分析投入产出效益,综合评价政策措施效果。

分享到:
0
审核:张强    责编:王保 吴树成
相关附件
相关链接


主  办:中共壤塘县委 365备用网址大全
承  办:365备用网址大全办公室  联系电话:0837-2378206
网站维护:365备用网址大全信息公开工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37-2378206  您是第 位访问者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2379296 举报邮箱:rt-zfb@abazhou.gov.cn
Copyright 2016 www.hunanyou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蜀ICP备11005516号 | 网站声明